您的位置: 云开·kaiyun(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基层科协>东莞>东莞市>详细内容

2025年东莞城市科学嘉年华启幕

2025-09-23 来源:东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9月22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东莞主场活动暨“广东科普嘉年华”东莞分会场、2025年东莞城市科学嘉年华、全国科普月东莞莞城分场、大湾区科创科普产业展等系列活动,在东莞市民服务中心正式启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全方位展现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为首个全国科普月注入“东莞活力”。

wechat_2025-09-23_163849_445  

wechat_2025-09-23_163910_233

“东莞的产业基础与科研实力,为科普工作提供了独特土壤,期待更多人在这里感受科学魅力。”启动仪式伊始,大湾区大学副校长李晓明通过视频送来寄语,他结合东莞科创优势鼓励青少年以好奇心驱动探索。

随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张春扬致辞,强调东莞始终将科普与科技创新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通过构建省、市、镇、村(社区)四级科普体系、推动散裂中子源等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等举措,让科学知识走进社区、校园、企业,“本次嘉年华既是科普成果的展示台,更是全民共享科学的大舞台。”

仪式现场,“新时代东莞科普系列丛书”与红色研学科普地图同步发布。丛书由《新时代东莞科普讲师团》《新时代东莞中小学科学教育成果荟萃》《新时代东莞科普驿站实践探索》三册组成,系统梳理东莞近年来科普工作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为东莞进一步深化科普工作提供借鉴,也为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东莞方案”。

与此同时,9家单位获授“2025年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牌匾,涵盖高校、科研机构、自然景区、医疗机构等领域,进一步完善东莞“国-省-市”三级科普阵地体系。青少年科创领域亦传捷报,多名在全国、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学生登台领奖,其中虎门外国语学校陈浠同学斩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科协主席奖”,同校严湘杰同学获“意大利2026科学与技术奖”,尽显东莞青少年科创实力。

启动仪式现场,科创科普企业主题路演备受瞩目,三家本土标杆企业依次登场,带来“技术+科普”科技前沿双料分享。

“MPO连接器就像智算中心的‘主动脉’,800G,1.6T甚至未来的3.2T高速数据传输,都要靠它来实现。”东莞市凯航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王冠林,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拉开路演序幕。他聚焦的正是曾被欧美企业垄断20年的精密器件领域。路演现场,王冠林展示的插芯实物与生产线视频,让观众直观看到“东莞制造”的精密实力。“目前我们的产品已服务于全球顶级科技公司,支撑着全球35%的高端光纤连接需求。”

“船舶底部的生物污垢,会让船舶油耗增加57%,每年给船东造成超百万美元的损失。而传统蛙人水下清洗,不仅效率低,还存在较大风险。”广东深蓝水下特种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李昶兴直指海洋运输与海洋工程领域的长期痛点。他介绍的明星产品“MANATEE5.0”水下清洗机器人让现场观众看到东莞企业在水下智能装备领域的创新突破。

“大家现在看到的‘吠云·泰坦’,是全国首台电力重载机器狗。能负载100公斤重物,还能拉动2.55吨的汽车!50多种复杂地形都能全覆盖,20厘米的高差轻松就能跨过去。”南方电网东莞供电局领军技术专家宁雪峰的介绍,让现场观众的目光聚焦到眼前的机器狗身上,展现了电力运维领域的“东莞创新”。

清溪企业云圣智能的“宝莲尊”无人机自动运维系统人气高涨,可实现电池与吊舱自动更换,工作人员讲解:“有了它,无人机不用返航充电,只需就近更换电池就能续航,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逻。”

精密制造展区里,富迪电子直接把“工厂车间”搬到展位——12米展车上,全自动插壳压端设备、沾锡设备整齐排列,企业负责人林应听现场演示线束加工全过程:导线自动送料、端子精准插壳、压接精度控制在微米级,整个流程无需人工干预,让观众直观感受精密制造的魅力。“以前靠人工加工线束,1000名工人,年营业额才8000万元;现在用自研设备,600名工人,年营业额就超2亿元。”一组直观对比数据,让观众清晰看到精密制造对产业效率的显著提升,更切身感受到东莞制造业从“人工密集”向“智能高效”产业升级的坚实步伐。

据了解,接下来几个月,15家职能单位将分类推出超100场特色科普活动,涵盖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民生服务、文化与生态科普等多个领域。“N区N域”联动模式也将激活全域科普资源,实现“全域有活动、全民可参与”。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