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开·kaiyun(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基层科协>东莞>东莞市>详细内容

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项目——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自然观察实践暨自然笔记创作活动正式启动

2025-09-22 来源:东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9月20日,东莞图书馆市民学堂第871期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项目——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自然观察实践暨自然笔记创作活动正式启动,特邀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教科版小学科学课本核心作者史军,带来“马路边的植物学与自然笔记创作指南”专题讲座。东莞各镇街的师生、自然爱好者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自然探索之旅。

wechat_2025-09-22_154743_405

“你是植物吗?”讲座伊始,史军便以简单的提问与生动的解答打破了大众对“植物观察”的刻板印象。他的初衷便是期望更多的人换个视角看植物——不再只以“上帝视角”把植物当作“能吃、能穿、能治病”的资源,而是真正把它们看作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史军表示,大家不见得非要去热带雨林或沙漠,认识家园、了解自身就得从长久以来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花草朋友开始。他从华南地区常见的红树林、含羞草、马缨丹说起,抛出一个个让人好奇的问题:“向日葵花盘的螺旋线有多少条?”“含羞草合上后多久会张开?张开多少次不会再张开?”同时,史军通过揭秘植物学家的日常,带领观众发掘植物的奥秘,比如“成熟的苹婆像凤凰的眼睛”“野外的无花果藏着‘肉’”“红树林的叶子会‘吐盐’”“花瓣其实是吸引昆虫的‘饭店招牌’”这些细节让现场观众频频惊叹。

“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是从记录温度、湿度这些基础信息开始的。”史军还具体阐述自然笔记创作的关键要素及观察工具,告知大家科学实验的场所其实就在身边,科学故事展开的过程非常常见。

近九十分钟的讲座里,师生、家长们聚精会神,积极记录并踊跃互动。有观众好奇地提出问题:“满地的黄花风铃木种子为什么不发芽?”“玫瑰花为什么这么美?”。史军老师对观众提出的问题展开话题讨论,信手拈来,耐心解答,同时他还引导青少年走进图书馆,结合经典书籍探索对自然界产生的好奇。在讲座上,史军博士特别强调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实是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这才是我们今天讲自然观察、自然教育的核心所在,而做自然笔记,正是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存档”。

这场讲座不仅吸引了中小学生,还有不少“老粉丝”专程赶来。东莞市中堂实验中学的生物老师叶焕麟就是其中之一,她带着自己的《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兴奋地来到现场:“就像‘追星’一样激动!”经过今天的讲座,她更为深入地掌握了自然笔记创作的秘籍,同时她表示在教育中要多引导孩子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多考虑野生动植物。

据悉,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自然观察实践暨自然笔记创作活动将持续开展,后续还会推出一系列自然探索任务,鼓励更多青少年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用笔记记录植物故事,用行动守护生物多样性。

分享到:
×

用户登录